“听了上海科技创新专家的讲课,我对‘项目经理人制’如何发挥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当好项目经理人很有帮助。”6月27日,在无锡高新区项目经理人培训班上,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大鹏表示。当天,无锡高新区推出“项目经理人制”,发布《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项目经理人管理办法》,首批16名项目经理人将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项目的“总调度”助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项目经理人制”是破解科创堵点痛点的重大机制创新。“科研成果应用和产业发展‘两张皮’是科技创新中的‘老大难’,实行‘项目经理人制’,可以靶向解决这个问题,让产业和科研更紧密结合。”陈大鹏表示,作为项目经理人,将着力优化传感器产业服务平台,推动传感器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各个行业广泛应用。
无锡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无锡高新区首批选择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测、氢能和新型储能、合成生物、元宇宙和虚拟现实、航空航天、硅基光电等8个未来产业新赛道领域引入“项目经理人制”。三年内,将在这8个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具有技术突破引领或产业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标杆项目20个以上。
采访中了解到,无锡高新区项目经理人选聘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工科知识背景、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要能够将未来产业新赛道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伟是元宇宙和虚拟现实项目经理人,“作为无锡(国家)软件园的负责人,我将充分发挥园区的优势,为行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他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快园区的建设步伐,确保软件园五期和六期下半年开园。
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项目经理人管理办法》里,明确建立五大工作机制,推出项目经理人总调度、选聘、考核、动态评估与反馈等机制,打出了鼓励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组合拳”。项目经理人作为新赛道“总调度”,拥有充分的施展空间。《管理办法》通过赋予项目经理人充分的自主权和资源调配能力,实现技术、人才、资本、政策、场景的同频共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别是在8个未来产业新赛道,构建“一赛道一项目经理人一专班”管理模式,让项目经理人享有项目规划权、资源调配权、团队组建权等权限,负责实施新赛道全链条创新布局、全过程项目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为化解项目经理人的后顾之忧,无锡高新区实施了“尽职免责”机制。对因技术路线争议、市场环境突变等非主观因素导致的失误,经评估确认后不予追责,为项目经理人提供充分的试错空间,营造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良好环境。
目标明确,重在落实。为确保“项目经理人制”落地见效,无锡高新区将全面优化服务保障。“我们将构建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制度,及时解决项目经理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无锡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突出“赛马制”竞争导向,提升过程精细化管理;同步打造三大支撑体系,通过搭平台,布局高能级创新载体,集聚顶尖科研团队,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强金融,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全力优服务,建立“需求-研发-转化”闭环服务体系,加速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